栾城龙化村“红色旅游”打卡地受热捧!您去打卡了吗?
“是怎样的信念支撑知青们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下,生活和工作的。” “在当时的知青岁月里,他们经历了哪些困难和磨练。”……
近日,龙化村知青小镇迎来了两批特别的客人,一批是四十多年前在这里下乡的知青,一批是保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一百多名师生,大家坐在知青广场,热情互动,学生代表对当年的知青生活充满好奇,知青们也热情地与大家分享他们当年的故事,重温当年知青上山下乡波澜壮阔的历史。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党史是最好的思政教材。“我们学院将‘行走的思政课堂’第一站选在了龙化村知青小镇,目的是把社会实践的成果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通过聆听知青们的故事,参观知青展馆,近距离接触知青们留下的印记,深刻感受先辈们在艰苦环境下不屈不挠的精神。”保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崔福林说。
活动中,大家跟随着知青的脚步,走访了村史馆、知青展馆,古旧的房屋、火炕、条几、圈椅、老式的织布机,院子里的猪圈、鸡棚随处可见,再现了知青晨出暮归、艰苦奋斗的开荒精神和执着进取的时代精神。据悉,当年在龙化村下乡的30多位知青们组建了一个微信群,他们参与了龙化知青小镇的建设,包括捐款建设,回忆录的撰写,物品的收藏和摆设。如今,每当乡里乡亲有需要,或者龙化有知青文化活动的时候,他们都会赶回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知青”对于现在的年轻人而言,似乎有些遥远而又模糊,但对经历过这段岁月的人而言,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是一段热血的青春,更是一个年代的见证。“我们知青作为当时的亲历者,希望把当年艰苦奋斗的精神传承给更多地年轻人,让他们不要忘掉过去的历史,不负韶华、砥砺前行。”知青陈秀兰一边向大家讲述知青岁月一边鼓励学生们将知青精神融入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向着“志当存高远”的诗和远方高歌猛进。
活动中,大家纷纷表示,这真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今后要坚定信念、脚踏实地,以更加饱满地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和未来的工作中去。“龙化知青们的讲述犹如一本本生动的教材,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从知青们的讲述中,了解到他们有过彷徨,但他们却从未后悔过当初的选择,积极响应号召,奔赴农村广阔的天地,以青春和理想谱写下信仰和奋斗之歌,让自己的思想都得到了升华。”保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张瀚文深有感触地说。
近年来,南高乡龙化村立足知青的历史文化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知青小镇的品牌影响力逐渐叫响,如今的龙化村不仅成为远近皆知的知青文化旅游地,更是成为红色教育的基地。党史学习教育以来,龙化知青小镇迎来一批又一批的社会团体和个人前来参观学习。
“今年区财政局、交警大队、教育局,还有新疆报告团等,大概800余人次前来参观学习。我们主要以思想教育为主,带他们参观展馆、知青体验房、旧水塔,介绍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等。”据龙化村党支部书记张建峰介绍,下一步,龙化知青小镇还要扩大展区,增加体验设施,希望前来参观的人能进一步体验知青生活和文化,充分发挥其红色教育意义。
图文| 李佩玥
编辑制作|小岳
凡转载本公众号信息
请注明来源
电话:0311-85537685
邮箱:lcbd2007@163.com
